動物園區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09-05-11
- 資料點閱次數:475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羊在8,000-9,000年前即被人類馴化,主要功能可以產肉、奶、皮革及羊毛。 2.羊的身手矯健,而且具有攻擊性,對於生態的影響非常大。 3.草食性。在本園則餵食麩皮、麥片、粒狀飼料、苜蓿草粒、乾草、青牧草毛,而毛色因品種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,有些品種有角,有些則無。 |

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免子皮毛柔軟濃密,背側毛為黑色及棕色混雜,腹部及四肢內側為米黃色;耳朵尖端顏色較深,頸背部灰黃色,喉部顏色較深,尾巴上半部顏色深,下半部為米白色;後腿長而有力,以植物為食。 2.家兔第一次排泄的糞便是濕的,在排出後會再吃下去,不需經過咀嚼,吸收其中的蛋白質及維生素,然後再排出無法再利用的乾糞便。 |

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通常體型較土雞為大,羽色多數為黑色, 則多具紅羽只是色澤比土雞為深;腳脛顏色黑色居多,但也夾雜有黃色、白色或綠色腳脛。 2.這類雞隻因為含有較多改良雞種的血統,飼料效率或種蛋產蛋率還不錯,但是都較晚熟且肉質並不如本地雞,而且消費者很容易由其雜色羽毛、黃色腳脛與矮小雞冠分辨出牠與本地雞的差別,因此才被稱為"仿"土雞。 |

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梅花鹿為台灣特有種類,是台灣三種鹿科動物中體型中等的。 2.毛色為褐色至紅棕色,背部和體側佈滿7-8排白色的斑點,背部正中央有一條黑帶,身體腹面、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白色,臀部具有一明顯的大白斑。雄鹿頭上的角具有2-5叉,長度約300-660mm,雌鹿頭上不具角雄鹿在每年5、6月時掉角。 |

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台灣野豬是夜行性的動物,也會在晨昏時活動。雜食性,主要以植物為食,吃嫩葉、塊根、漿果、農作物等。 2.台灣野豬喜歡吃樹根或芒草的根,因此常常在地面留下大片的掘地痕跡。 3.雌野豬會與牠未成年的子女成群活動,雄野豬則是單獨活動的,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去找雌豬。 |

![]() 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環頸雉為台灣特有亞種。其特徵為白色頸圈在前頸部份,大約中斷三公分。目前在台灣屬於稀少的鳥類。 2.環頸雉屬於草原雉,棲息於茅草原、甘蔗園或蕃薯園。牠的腳強健,善於奔走,飛行有力卻飛得不遠,遇險會就地衝至上方而後滑翔逃匿。在春天的繁殖期,雄雉天剛亮就「歌-歌-」鳴叫,十分清脆。 |
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1.野生種或野生的家牛棲息在開闊的林地,日行性,群居,由一頭成年的公牛、數隻雌牛及牠們的子女組成。 2.牛在約8,000年前就被人類所馴化,牠們提供人類肉、奶及皮革等。 3.草食性,吃草、樹葉或是橡實。 4.荷蘭乳牛所產的奶,非常適合直接飲用,所以我們一提到乳牛,就會想到黑白相間的荷蘭乳牛。 |